阳山县属于广东省清远市。
阳山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清远中部,南岭山脉南麓,连江中游。战国时期境内有阳禺国,秦朝末年设阳山关,西汉高祖时置阳山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阳山县总面积3330平方千米,辖12个镇1个瑶族乡。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阳山县常住人口为367175人。阳山县距广州160千米,是珠三角“两小时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路交通便利,连江自北向南流经县境,常年可通航150吨货轮。
阳山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公益林面积全省最大,是“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主要风景名胜有广东第一峰、神笔山、北山古寺、连江风景带和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等。
阳山县特产美食:
1、阳山鸡
阳山鸡是广东省八大优良鸡种之一。阳山县有着饲养阳山鸡的悠久历史,但主要还是由农户自发零星散养,该品种面临退化,濒临灭绝。
2、洞冠梨
洞冠梨是阳山县稀有的珍贵果品,特点是果实硕大,单果一般有0.75到1.5千克,重者可达2.5到3千克。
3、阳山野生灵芝
灵芝(野生灵芝),有“仙草”“瑞草”之称,是阳山土特产之一,一般在五、六月份有采。
4、阳山板栗
阳山县地处广东省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石灰岩山区县,有大面积的低山、丘陵、谷地等较为丰富的板栗种植资源,是广东省最大的板粟生产基地之一,现全县13个乡镇种有板栗7万多亩、年产量达1万多吨。据史料记载,阳山人种植板栗已有100余年的历史,群众有种植板栗的传统和经验。
5、阳山酥李
阳山县盛产李子,每年通过收购的鲜李可加工酥李60—100吨,采用鲜李果,经科学方法加工制作而成。
6、阳山豆腐
阳山县盛产大豆,当地农民历来善于制作豆腐。阳山豆腐主要有“酸水豆腐”和“石膏豆腐”两种,豆腐焖、煮、烩均美味可口,这是阳山各宾馆酒楼的招牌菜。
阳山是属于广东省清远市的。
阳山县距广州160千米,是珠三角“两小时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路交通便利,连江自北向南流经县境,常年可通航150吨货轮,是广东省清远市管辖区域。阳山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公益林面积全省最大,是“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
阳山县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春、秋短而夏日长,雨热同季,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春季温和潮湿,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雨。
由于季风交替的不稳定性,阳山县灾害性天气频繁,春有低温阴雨,夏有暴雨和高温,秋有干旱和寒露风,冬有霜、雪与结冰。春夏有雷雨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阳山县的地理环境
阳山县地形复杂,总体地形为南、北高峻,并以单斜山地不规则地由两端向腹地倾斜,形成中间低缓,四周较高的船形地貌。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90%,盆地及冲积平原约占10%。
阳山县地质构非常发育,按地质力学观点,多构造体系在这里联合作用,造成了错综复杂的构造网络。东西向构造带以大东山岩体和连阳岩体为代表,它们是南岭纬向构造的两个亚带。华夏构造体系在阳山县的表现是形成一组北东走向的褶皱和断裂,出露于县东北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阳山县
广东阳山县属于清远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清远中部,南岭山脉南麓,连江中游,是广东省21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战国时期境内有阳禺国,秦朝末年设阳山关,西汉高祖时置阳山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全县总面积3418平方千米,辖12个镇1个瑶族乡。
阳山县距广州160千米,是珠三角“两小时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路交通便利,连江自北向南流经县境,常年可通航150吨货轮。阳山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公益林面积全省最大,是“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
风景名胜:
1、玉龙宫
位于阳山县西北面8千米处的冷水黎洞村,旁有连江黄燕滩大坝,总面积2200平方米,游览路程1280米,是粤北的一处洞府旅游胜地。玉龙宫坐南朝北,洞里是一个大石笋,有7米之高,该石笋已经有3万年的历史。
2、北山古寺
坐落于阳山县城之贤令山麓,座北朝南,依山构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60多年历史。古寺占地26万4千平方米,其四周群山拥抱,树木葱茏,是连阳地区唯一一间佛教寺院。
3、贤令山
是阳山县人文景观旅游区。位于阳山县城北面,原名牧民山,因韩愈任阳山县令时,把中原文化和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阳山,促进了当地人知识的开化和经济的发展。
阳山属于广东省清远市。
阳山县位于清远市中部,南岭山脉南麓、连江中游,水陆交通便利,清连高速、广连高速、汕昆高速、国道323线和省道260线、114线贯穿县境,距广州160公里,水路交通便利,是珠三角“两个小时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面积3330平方公里,现辖13个镇(乡)、167个村(社区),总人口57.85万人,常住人口36.72万人。
是“中国绿色名县”“中国农村水电之乡”“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阳山生态与旅游资源
阳山生态优美,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省北部生态发展区,森林覆盖率达72.53%,生态公益林面积全省最大、全国第三;历史悠久,是全国韩愈文化重要窗口之一。
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区(景点)有贤令山森林公园、神峰关、广东第一峰(4A级)、广东峡天下等,是“广东省旅游强县”“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二矿”(大理石、碳酸钙)等绿色能源资源丰富,是全省第一个整县实施光伏扶贫的县,建成清远市首个生物质发电项目阳山南电生物质发电项目。
以上内容参考:阳山县人民政府-阳山县概况
阳山县隶属于广东省清远市。
位于广东省西北部、清远中部,南岭山脉南麓,连江中游,阳山县地形复杂,总体地形为南、北高峻,并以单斜山地不规则地由两端向腹地倾斜,形成中间低缓,四周较高的船形地貌。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90%,盆地及冲积平原约占10%。地层分布颇广,包括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下第三系丹霞群、第四系。
阳山县内河系属珠江流域北江水系,境内小河流众多,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主、支河流有13条。连江为干流,青莲水、七拱水、庙公坑、钟鼓水、冠洞水为一级支流,桃花水为绥江一级支流。河流大多属山区型。
阳山县的气候特征:
阳山县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春、秋短而夏日长,雨热同季,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春季温和潮湿,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雨。由于季风交替的不稳定性,阳山县灾害性天气频繁,春有低温阴雨,夏有暴雨和高温,秋有干旱和寒露风,冬有霜、雪与结冰。春夏有雷雨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阳山县各地平均年降水量1500-2200毫米,其中:东北部和西南部为2000毫米左右,中部为1850毫米左右,西北部为1600毫米左右。但年降水量和年降水量的季节分布年际变化大,造成有的年份久旱不雨,有的年份又暴雨成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阳山县
属于: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
韩愈纪念馆
北山古寺
贤令山风景区
贤令山风景区
阳山县(广东省清远市辖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属南岭山脉南麓,连江中游。东邻英德、乳源,西靠连南,南接怀集、广宁、清新、北与连州、湖南省宜章县接壤,东西最大距离61.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06.8公里,总面积3373平方公里。
阳山县因秦朝末年在县境设阳山关而得名,西汉时期置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公元803年,唐代大文豪韩愈被贬任阳山县令时,曾以“吾州之山水名天下”赞美阳山。现全县辖16个镇1个瑶族乡,总面积3418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人。
自然环境
阳山县山川秀美,物华天宝,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35种,煤炭资源地质储量达1.7亿吨,可开采量8000万吨;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公益林面积达276万亩,是全省面积最大的生态公益林县;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是全省生态旅游的最新“亮点”。主要旅游景点有广东第一峰旅游风景区、石螺森林温泉、水口鱼水旅游风景区、连江山水风光、玉龙宫溶洞、县城贤令山、北山古寺、摩崖石刻等,其中广东第一峰旅游风景区以其雄、奇、险、秀、旷、奥、幽而著称;全县水力资源蕴藏量达31.7万千瓦,目前全县已投产的小水电站138座,总装机容量22万千瓦,年发电量8亿多千瓦时,小水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在全国县级均名列前茅;气候资源独特,海拔从1902米至50米不等,高低落差大,形成“盛夏无酷暑,十里不同天”的山区气候,十分适宜种植各种不同气候带的作物及反季节蔬菜。全县每年种植反季节蔬菜13万多亩,反季节蔬菜以质优量大品种多在广东全省独树一帜。峰顶石坑_
阳山地形复杂,除中部稍为低缓外,其余皆山峦起伏峻峭,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90%,盆地冲积平原占10%,境内海拔差相当大,最低的青莲小北江沿岸海拔不到50米,最高峰石坑崆海拔1902.3米,是广东省最高峰,高低相差1850米。北部山峰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其中超过1500米山峰28座,随着高度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带,使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区“盛夏无酷暑”、“十里不同天”,这种气温的差异对于种植不同气候带的作物及反季节蔬菜十分有利。 阳山地质结构属喀斯特石灰岩,境内石炭岩溶洞众多,《阳山县志》记载,大型岩洞有63个,目前已开发有“玉龙宫”,“玉龙宫”三字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广州美术学院老院长胡一川亲笔题字。胡老先生生前曾游览此洞,盛称“东海龙宫之奇”,命名“玉龙宫”。
阳山地处石灰岩山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奇峰峻岭、峡谷险滩、秀水名泉、溶洞怪石、原始森林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古代有大文豪韩愈的“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等赞美阳山的诗句,现代有北京诗人陈列的慨叹:“人间常云桂林好,只缘未到阳山来。”
阳山不愧为珠三角后花园中的“特色园”:海拔1902米的广东第一峰特“高”、四驱越野车比赛特“劲”、韩愈文化特“博”、山清水秀特“美”,温泉数量居全市首位,生态公益林面积全省第一。
资源状况
阳山县有着很好的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很大。
一、有独特的气候资源。阳山地形复杂,高低差相当大,最低的青莲小北江沿岸海拔不到50米,最高的全省第一峰石坑崆海拔1902米,高低相差1850米,随着高度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带,使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区“盛夏无酷暑”、“十里不同天”,这种气温的差异对于种植不同气候带的作物及反季节蔬菜十分有利。1988年,阳山反季节蔬菜商品生产被广东省列入“星火计划”项目,1991年参加北京“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获得金奖。至去年,全县反季节蔬菜发展到10万亩。阳山的反季节蔬菜,由于种植在高寒山区,空气清新,水质不含有毒物质,因而生长快、产量高、质量好、无污染、肉嫩鲜甜,出口港澳及东南亚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
阳山风景二、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优良的水质资源。全县水力资源蕴藏量31.7万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现已开发16.3万多千瓦,还有6万多千瓦待开发。全县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好,冬暖夏凉,非常适合发展鳗鱼、桂花鱼等优质鱼养殖。现全县已发展优质鱼养殖150多公顷,目前还有大量泉水可供利用;
三、有着广阔的土地资源。阳山总面积3418平方公里,约90%是山地,这些山地不但可以发展各种经济林、用材林,而且对发展各类养殖业如养牛、养羊以及各种珍稀动物都非常有利。此外还有大片的山地正待开发。
四、有着大量的矿产资源。阳山矿产种类多、储量大、质量好。已初步探明的主要矿种有35种,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大理石、汉白玉、花岗石、重晶石、方解石、石英石、白云石、滑石,还有铝土、瓷土等;煤炭资源地质储量约1.7亿吨,可开采储量3763万吨;金属矿产有铁、铝、锌、锡、钨、锑铜等,这大量的矿产资源仍待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设备开发。现在阳山资源工业的主要产品有水泥、白炭黑、消光剂、碳酸钙等;
五、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位于“广东屋脊”的阳山秤架自然保护区是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大片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和稀有动、植物资源。阳山属喀斯特地貌,县内奇峰林立,溶洞幽深,山清水秀,连江泛舟,景色宜人。现已辟有贤令山风景区和多处岩洞游览点。县城北面贤令山的游息洞是唐代大文毫韩愈任阳山县令时读书憩息之所,洞内有历代摩崖石刻,属广东省重点保护文物。玉龙宫位于县城北冷水黎洞村,洞内石笋、石柱、石幔、石钟乳等造型奇特,百态千姿,置身于内,如游仙景。连江风景旖旎,古往今来,文人骚客游览后曾发出“奋笔抡得阳朔景,画夹满载桂林山”;“山似琼岛云似海,水如瑶玉江如带,人间常云桂林好,只缘未到阳山来”的兴叹。
旅游资源
阳山旅游五彩缤纷,各具特色。 广东第一峰旅游风景区、四驱越野车运动旅游区、小北江风景区、渔水风景区、贤令山风景区、北山古寺、韩愈纪念馆、玉龙宫、森林温泉、龙凤温泉等一大批名胜景区恭候国内外游客的光临。
全县以发展特色旅游为目标,拓宽融资渠道,以大投入、大开发推进旅游大发展,切实解决“富资源、穷开发”、“大资源、小开发”和“整体资源、零星开发”的问题,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屡获佳绩。目前神笔洞旅游风景区、阳山畔水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已成功招商的项目正在紧张建设;洞冠温泉度假区、鱼水生态村、石螺森林温泉以及七拱西路温泉区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正在加紧洽谈;广东第一峰计划与连州地下河、湖南莽山等地洽谈联手合作,以达到资源互补;南片散小的景点资源,包括孙中山七卫士故居、四方城、七拱桥、莫屋锅耳楼、三山寨古人类活动遗址、四驱越野车场、学发公祠等,正考虑借助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旅行社进行包装开发和组团参观。
2007年,阳山成功创建广东省旅游强县,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四驱越野车节暨2007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总决赛让阳山“四驱之城、越野之都”的美名家喻户晓,为旅游业再添新活力。据统计,该次越野车节前后历时10天,观众和游客超过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100万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黄金周”。县委书记温湛滨表示,下半年阳山将全力办好第四届中国四驱越野车节暨2008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总决赛,借这个全国性的赛事进一步提高阳山知名度,拉动阳山旅游业蓬勃发展。并将重点加快广东第一峰、石螺温泉、玉龙宫等旅游资源的整合,加快建设小北江洞冠温泉度假村等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旅游景区,全力加快申报贤令山国家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进一步延伸特色旅游品牌,在更高层次打造“粤北旅游胜地”形象。
天门画廊广东第一峰
广东第一峰——石坑崆,古称“天南第一峰”,海拔1,902米,是我国最主要的三条地理分界线之一的南岭山脉主峰,也是广东省最高峰,论其高度,她俯视黄山、庐山,超越东岳泰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几舆华山齐肩。景区内层峦叠嶂,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达30多座。那东南方清清落落的石韭岭,是太白金星出没的地方;北面山坡上正爬行,仰望是传说的“石蛙望月”。那天际狐峰边长发披散的“天南第一猿人”,将永远忠诚的护卫着“天南第一峰”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
广东第一峰旅游风景区,总面积138.8平方公里。古老的原始森林,神秘的高山峡谷,奇特的喀斯特地貌 珍稀的野生动植物,随处可见的温矿泉,如诗如画的清流瀑布,构造了广东第一峰旅游风景区“雄、奇、险、秀、旷、奥、幽“的大自然奇观;清爽扑鼻的负离子气息,宁静宜人的气候环境,盛夏无酷暑,冬可观雪象,使广东第一峰旅游风景区成为广东境内甚为罕见的度假胜地。
景区内的天泉度假村温泉、天龙瀑布天门画廊、天龙饮涧、瑶寨太平洞、石坑崆景区及第一峰漂流等,都是各具特色的迷人景点广东第一峰云海,令游人流连忘返。
交通通讯
阳山水陆交通和通信便利,县城距广州170公里,至清远110公里。清连高速公路、107、323国道和省道206、114线贯穿全县。县到乡镇通二级水泥路,已实现村村通公路。水运以小北江为主,长年可通航150吨左右货轮。通信方便快捷,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传真等业务,还开通了ADSL宽带网业务,大大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和信息传送速度。
水路经小北江可达珠江三角洲各地。陆路沿清连一级公路、广清高速公路到广州160公里,车程约2.5小时;从县城沿323国道至韶关169公里。阳山与毗邻的连州、连南、连山、怀集、乳源、清新、英德等县(市)均有公路直达,游客前来阳山观光旅游十分方便。县城开通专线巴士前往主要旅游景区,60辆出租小汽车投放市场,至广州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均有空调客车直达。
经济状况
改革开放后的阳山县,农业发展加快,工业迅速壮大,第三产业迅速兴起,各行各业均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阳山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开发了石螺、城南、光明、杜步等四个工业园区,目前已有一大批项目进园发展。
阳山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是典型的石灰岩山区农业县。辖17乡个镇。全县总面积3420平方公里,总人口52.29万。2001年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5.3%,种植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6%。
阳山县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0.3℃,年降雨量1850毫米;垂直气候差异大,达到9℃;河流主要有连江、七拱河、岭背河、同冠水等,还有众多的山塘水库、泉眼和丰富的岩洞水,十分适宜发展绿色食品。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主要名优特稀品种有阳山鸡、倒刺_(竹八鲤)、同冠梨、淮山、板栗、沙田柚、反季节蔬菜,主要名优农业产品有青莲豆豉、阳山酥李、茶籽油、黄坌茶、淮山干片、青莲南山竹笋等。
近十年来,阳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53万亩,占作物总面积的53%,蔬菜年种植面积30万亩,产值近2亿元;优质粮食种植面积已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5%;淮山、板栗、阳山鸡、白鸽、瘦肉型猪等种养项目有较大发展。目前,阳山县正在发展的“三高”农业项目有阳山鸡繁育饲养、美国皇鸽饲养、倒刺_(竹八鲤)人工繁育饲养、澳洲鸸鹋、孔雀饲养、甜玉米、反季节蔬菜种植等,并形成了一定规模。
为促进阳山县“三高”农业进一步发展,县委、县政府和各乡镇将提供一切便利和优惠政策。
近年来,旅游业已发展成为我县第三产业的支柱,尤其在“创强”成功后,产生了强大的品牌效应,不仅有力地促进全县经济大发展,我县的旅游知名度、旅游地位、旅游经济效益还显著提升,并初步实现了从旅游大县向旅游强县的历史性跨越,无论是接待国内外游客,还是旅游收入、旅游企业经营效益等多项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均逐年大幅攀升,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已成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今年1-6月,全县共接待游客525338人次,营业收入4948.35万元,旅游收入1.6亿元。清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交通制约难题将迎刃而解,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将愈来愈大,游客也将会大幅度增加。同时,“创强”成功也促进了社会事业大发展。今年8月,我县喜获“全省双拥模范县”的称号,将对全县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大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行政规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阳山县辖12个镇(阳城、岭背、青莲、七拱、太平、黎埠、小江、黄坌、江英、杜步、杨梅、大_)、1个民族乡(秤架瑶族乡)。
2021年2月18日,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出炉,阳山县上榜。
2019年10月29日,阳山县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